甘棠堤上水平溪,野人掘河新筑堤。
春风杏花三十里,长城道边闻马嘶。
使君考绩朝天去,沙堤惟见棠梨树。
儿童骑竹待公还,父老攀辕愿公住。
公今到京勿久留,骢马重来堤上头。
盐官户口三十万,寒则思衣饥则饭。
我今试作甘棠歌,父兮母兮可奈何。
甘棠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甘棠谣》是元末明初诗人胡奎创作的作品,表达了对使君的深情怀念。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
作者简介:胡奎,字虚白,号斗南老人,元末明初的浙江海宁人。他在明初以儒生的身份征召入宫,官至宁王府教授,并且有《斗南老人集》。他的文学造诣深厚,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内容概述:在这首诗中,胡奎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场景。《甘棠谣》描绘了使君赴京考绩时的场景,表达了人民对使君深切的情感。诗中“沙堤惟见棠梨树”一句生动地捕捉了春天里的景象,以及人民对官员的期盼与不舍。
艺术特色:《甘棠谣》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中使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作为背景,通过这些自然景象来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状态。同时,诗歌还体现了作者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社会影响:《甘棠谣》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不仅反映了元末明初的社会状况,也展示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这首诗被后世广泛传颂,对研究当时的社会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
《甘棠谣》不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社会意义,成为后人研究和欣赏的重要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