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寺与孟无涯话别

携尊同古寺,降节憩重阴。
怅别山云起,遐思江水深。
明贤廊庙重,多病岁年侵。
空谷还来日,跫然听足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惠山寺与孟无涯话别》是明代诗人顾可学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下面对这首文学作品的具体介绍如下:

  1. 作者背景
  • 作者介绍:顾可学(1482-1560),字与成,号惠岩,南直隶无锡县(今江苏无锡)人。他是明朝著名的官员,曾任浙江参议,后来因政治原因被贬职。顾可学在官场上曾一度辉煌,但最终未能善终。
  1. 诗歌原文
  • 携尊同古寺,降节憩重阴。怅别山云起,遐思江水深。明贤廊庙重,多病岁年侵。空谷还来日,跫然听足音。
  1. 诗歌鉴赏
  • 情感表达:《惠山寺与孟无涯话别》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好友在古寺中相聚的场景,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别离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怅别山云起”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面对离别时的复杂心境。
  •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简洁而含蓄的语言,以及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捕捉。诗人通过“携尊同古寺”这一动作,巧妙地引出了古寺这一主题,使得全诗充满了古朴而深沉的气息。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山云起”、“江水深”,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也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惠山寺与孟无涯话别》不仅是一首表现离情别绪的佳作,也是明代诗歌艺术的典范之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某些侧面,是研究明代文化、历史和社会状况的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