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 武冈春晴

晴光好。
正映李花秾缟。
连朝怪,山雨林风,适与东皇助工巧。
染垂杨野草,布满青青行道。
升平世,遍五岭三湘,处处韶华动欢笑。
谁家儿女闹。
竞院落秋千,彩绳飞袅。
江南此景知多少。
轻风南陌上,宝马穿花,金龟换酒恣颠倒。
祗愁城闭早。
烦恼。
想当日,拉酒伴诗朋,着意寻讨。
青鞋踏遍闲亭沼。
自背却乡井,一齐都扫。
商量出处谁胜,休只恋旌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兰陵王·武冈春晴》是明代诗人顾璘创作的一首词。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顾璘(1476~1545)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华玉,号东桥居士,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寓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有知人鉴。顾璘在明代文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其诗歌与散文均有较高成就。
  1. 作品原文
    晴光好。正映李花秾缟。连朝怪,山雨林风,适与东皇助工巧。染垂杨野草,布满青青行道。
    升平世,遍五岭三湘,处处韶华动欢笑。谁家儿女闹。竞院落秋千,彩绳飞袅。

  2. 作品鉴赏

  • 意象生动:《兰陵王·武冈春晴》中“晴光好”、“连朝怪”等词汇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尤其是“山雨林风”,将自然景观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自然之中。
  • 情感丰富:通过描写“李花”、“山雨”和“春日”,传达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同时,“处处韶华动欢笑”,反映出作者对当时社会安定繁荣的喜悦。
  • 艺术风格:此词在艺术表现上继承了宋代词风,又有所创新。它通过对景物的精细描写,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顾璘作为一位文学家的独特风格。
  1. 文化影响
  • 文学地位:顾璘的诗词在当时及后世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兰陵王·武冈春晴》作为其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现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也为后来的文学爱好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欣赏材料。
  • 历史价值:作为明代文学作品,《兰陵王·武冈春晴》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以及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

《兰陵王·武冈春晴》不仅是一篇充满艺术魅力的诗歌,也是研究明代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献。通过阅读这首诗,不仅可以领略到顾璘深邃的思想感情和精湛的文学技艺,还可以深入了解到明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