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蚕三眠欲上山,吴禽夜啼吻欲干。
啼言摘山须看火,天欲明时啼更苦。
伤弓伤虎人物同,此鸟前身是蚕女。
青楼美人红锦帷,歌舞归来月已低。
银釭斜明照春睡,问著摘山浑不知。
夜泊凤凰山闻鸟啼有感
介绍
《夜泊凤凰山闻鸟啼有感》是明朝诗人顾清的作品,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更通过蚕女的故事,表达了深深的情感和哲理。以下将详细介绍《夜泊凤凰山闻鸟啼有感》:
作品原文:
吴火三眠欲上山,吴禽夜啼吻欲乾。啼言摘山须看火,天欲明时啼更苦。伤弓伤虎人物同,此鸟前身是火女。青楼美人红锦帷,歌舞归来月已低。银釭斜明照春睡,问著摘山浑不知。诗意解读:《夜泊凤凰山闻鸟啼有感》通过对凤凰山夜晚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诗中“吴火三眠欲上山”形象地描述了夜色中的火光和山峦的轮廓,给人以宁静而神秘的感觉。紧接着的“吴禽夜啼吻欲乾”则生动地描绘出夜晚鸟类的鸣叫,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受。
人物故事:顾清巧妙地在诗中加入了一个蚕女的故事,这个蚕女在夜幕下听着吴地的禽鸟啼叫,回想起自己曾经的爱情和悲伤。这种情感的投射,使得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哲理思考: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还隐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例如,“伤弓伤虎人物同”一句,通过对比自然与人类的情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以及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观之间的紧密联系。
艺术特色:《夜泊凤凰山闻鸟啼有感》在艺术表现上独树一帜,尤其是其语言的精炼与意象的运用,展现了顾清高超的艺术造诣。整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更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
历史背景:顾清生活在明朝,这是一个文人辈出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他的诗歌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当时社会文化的反映。通过《夜泊凤凰山闻鸟啼有感》这一作品,可以窥见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态度。
《夜泊凤凰山闻鸟啼有感》不仅仅是一首描述自然美景的诗歌,更通过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展示了顾清独特的艺术才华和深邃的思想境界。这首诗不仅是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