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春潮撼客怀,舟中十日九阴霾。
江名天堑元通蜀,地入瓜洲始接淮。
我笑银杯能羽化,君看宝剑或尘薶。
明朝又过扬州去,无复琼花旧观碑。
抵瓜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泊船瓜洲》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作于熙宁七年四月,作者因推行变法为保守派阻挠,被迫辞去宰相职务后,在舟行途中在瓜洲泊船时所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诗歌背景:王安石在熙宁七年四月因推行变法为保守派阻挠,被迫辞去宰相职务。当时,他因改革受挫而回到金陵任江宁知府。在一次舟行途中的泊船经历中,王安石写下了这首《泊船瓜洲》,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诗歌内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景,通过写京口和瓜洲距离之短及船行之快,流露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第二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描写了诗人回望居住地钟山,产生依依不舍之情。第三句“春意盎然的江南景色”描写了春天江南的美景,为全诗营造了和谐宜人的氛围。最后,以疑问语气结尾,再一次强调了对故乡的思念:“明月何时照我还?”。
艺术手法:《泊船瓜洲》不仅在叙事上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而且在抒情上也达到了高度的艺术成就。全诗通过比兴手法和夸张手法的结合,使空间的近与时间的久构成了有力的反差,直逼出末尾的情感迸发。这种独特的艺术手法使得《泊船瓜洲》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名作。
历史评价:这首诗不仅仅是王安石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他政治理想的象征。王安石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因此,他的诗歌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泊船瓜洲》不仅是王安石个人情感的流露,更是他政治理想的象征。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王安石作为一位政治家和文学家的双重身份,以及他在面对政治挫折时如何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