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玉隈

望望太湖峰,烟云杳相阻。
缥缈凭孤亭,聊为散烦暑。
左引碧玉盘,云浆映霞醑。
右招众灵集,凤麟舞前署。
王母西献桃,仙姑送羞髓。
去去凌超然,中天豁眸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盘玉隈”是一首由庞嵩创作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太湖美景的赞美和向往。该诗句出自《望望太湖峰》一文,通过描绘太湖山峰的秀美与云雾缭绕的景象,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水画卷

“盘玉隈”作为一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和历史背景。以下是对其作品的介绍:

  1. 作品原文
  • 望望太湖峰:诗人站在太湖之滨,远眺太湖山峰,只见山峦叠嶂,云雾缭绕。
  • 烟云杳相阻:云雾弥漫,山峰若隐若现,给人一种朦胧美的感觉。
  • 缥缈凭孤亭:诗人在一座孤亭上,凭栏远望,感受着湖风拂面,心境也随之飘然而起。
  • 聊为散烦暑:诗人以欣赏自然美景来消解心中的烦恼和暑气。
  • 左引碧玉盘,右招众灵集:诗人左手捧着碧玉盘子,右手招唤着众神灵,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
  • 王母西献桃,仙姑送羞髓:传说中王母娘娘向西献桃,仙姑们则送来了美味的果实,增添了几分仙气和诱惑力。
  • 去去凌超然,中天豁眸矃:诗人离开时,心境如凌空飞翔般超然,仿佛置身于一片开阔的天空中,心胸也随之豁然开朗。
  1. 创作背景及赏析
  • 创作背景:庞嵩生活在明代,他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文人的生活情趣。这首诗可能是在游览太湖时所作,通过对太湖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赏析:诗中的“盘玉隈”形象生动,用词贴切,通过对太湖山峰、云雾、孤亭等元素的描绘,构建出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水画卷。诗人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比、排比、比喻等,使得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同时,通过对王母献桃、仙姑送果等神话传说的引用,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总的来说,“盘玉隈”不仅是一首赞美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幅充满诗意的山水画卷,值得细细品味和欣赏。
  1. 文化意义及影响
  • 文化意义:太湖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人间天堂”。古人对太湖的赞美诗词众多,而“盘玉隈”作为其中一篇,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语言,描绘了太湖的山水之美,为后人提供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 影响: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对后世文人墨客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许多诗人在创作山水诗时,会借鉴或受“盘玉隈”的启发,使得这一题材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盘玉隈”是一首富有诗意的山水诗作,通过对太湖山峰、云雾、孤亭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该诗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意义和历史背景,还对后世文人墨客的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