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幅轻绡悬卧榻,银钩高挂隔纤尘。
昼掀寝客魂偏爽,夜罩幽人梦不惊。
缜密难教蚊蚋近,玲珑能逗月华明。
谁将上苑红梅树,彩笔描来无限清。
红梅纱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红梅纱帐》是明代诗人饶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精致的构思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红梅纱帐》的全文如下:十幅轻绡悬卧榻,银钩高挂隔纤尘。昼掀寝客魂偏爽,夜罩幽人梦不惊。缜密难教蚊蚋近,玲珑能逗月华明。谁将上苑红梅树,彩笔描来无限清。
《红梅纱帐》的首句“十幅轻绡悬卧榻”,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雅致的画面,通过轻绡的质感和悬挂的方式,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着,“银钩高挂隔纤尘”进一步突出了这种洁净与高远的感觉,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在第二联中,“昼掀寝客魂偏爽,夜罩幽人梦不惊。”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内心的平静。这两句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悟,也展示了他超然物外的心境。
第三联“缜密难教蚊蚋近,玲珑能逗月华明”更是将诗歌的意境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里,诗人用“缜密”、“玲珑”等词语形容纱帐的细节,既体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和观察力。同时,“难教蚊蚋近”和“逗月华明”,则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纱帐赋予了生命,使其成为连接人与自然、现实与想象的桥梁。
“谁将上苑红梅树,彩笔描来无限清”作为全诗的尾句,既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美好憧憬的表达。这里的“红梅”不仅代表了春天的气息,也象征着诗人心中的那份执着和追求。而“无限清”则预示着诗人心中的美好愿景,以及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和憧憬。
《红梅纱帐》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文化传承。它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明代诗歌的魅力和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也可以从中汲取到对于生活、自然和艺术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