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幅轻绡悬卧榻,银钩高挂隔纤尘。
昼掀寝客魂偏爽,夜罩幽人梦不惊。
缜密难教蚊蚋近,玲珑能逗月华明。
谁将上苑红梅树,彩笔描来无限清。
红梅纱帐
十幅轻绡悬卧榻,银钩高挂隔纤尘。昼掀寝客魂偏爽,夜罩幽人梦不惊。缜密难教蚊蚋近,玲珑能逗月华明。谁将上苑红梅树,彩笔描来无限清。
译文:
十幅轻盈的丝绸挂在卧榻之上,银色的钩子高悬以隔绝尘埃。白天掀动卧榻时,可以感受到一种清爽;夜晚盖着被子时,也能感受到一种平静。这些丝绸细致到难以让蚊子靠近,精致而透明,可以吸引月亮的光芒。谁能画出这样的红梅树?只有通过用彩色的笔描绘才能描绘出这种无限的清晰和美丽。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饶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通过对红梅纱帐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中的“十幅轻绡”、“银钩高挂”形象地描绘了纱帐的形态和质感,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其细腻的质地和优雅的线条。同时,“昼掀寝客魂偏爽”和“夜罩幽人梦不惊”两句则描绘了纱帐给人们带来的心灵上的慰藉和安宁。此外,诗中还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例如,“缜密难教蚊蚋近”和“玲珑能逗月华明”,既展示了纱帐的精妙之处,又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最后一句“谁将上苑红梅树,彩笔描来无限清”则巧妙地使用了比喻手法,将纱帐与红梅树相提并论,既突出了纱帐的美丽,又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喜爱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