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四明粥书单生

古人读书手自写,今人藏书充屋椽。
牙签插架不解读,何异愚翁工守钱。
单生持书入我室,竹光落床乱缃帙。
居贫不能常得书,为我借观留数日。
昔在鄞江识单生,于今白发老于行。
明年倘有江船卖,我欲从君觅论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四明粥书单生》是明代诗人释妙声的一首古诗。此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古代与现代读书方式的差异,反映了时代变迁对文人生活的影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释妙声,字九皋,吴县人,元末居景德寺,后居常熟慧日寺,又主平江北禅寺。洪武三年,与释万金同被召,莅天下释教。所作诗文,缮写藏之山房。洪武十七年,其徒德瓛始刊行之。此本有汲古阁印,盖毛晋家钞本。

  2. 诗歌原文:《赠四明粥书单生》古人读书手自写,今人藏书充屋椽。牙签插架不解读,何异愚翁工守钱。单生持书入我室,竹光落床乱缃帙。居贫不能常得书,为我借观留数日。昔在鄞江识单生,于今白发老于行。明年倘有江船卖,我欲从君觅论衡。

  3. 诗歌鉴赏:《赠四明粥书单生》不仅展现了释妙声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元代社会文化的一种风貌。诗中的“古人读书手自写”与“今人藏书充屋椽”形成鲜明对比,生动地描绘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情感真挚深沉,让人读来既能感受到古人读书的艰辛,也能体会到释妙声对朋友深深的怀念与感激之情。

《赠四明粥书单生》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历史的见证,它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文化氛围。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欣赏到文学的美,还能深刻理解历史与文化的连续性和发展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