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晴见月

月以雪为骨,雪以月为神。
孤僧立其际,相与共一身。
僧老身易槁,雪薄骨成尘。
独留一片月,千年照海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雪晴见月》是清代诗人袁枚所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雪晴见月

明月当空照,清风入画图。

松声伴夜雨,竹色映寒炉。

露重衣裳湿,霜深酒力孤。

不知何处笛,吹落广陵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象:明亮的月亮高悬于天空中,清新的空气里弥漫着凉爽的气息;松树在夜雨之后发出声音,竹子的颜色映照在寒炉之中;露水打湿了衣裳,酒力孤独地沉睡。最后两句“不知何处笛,吹落广陵珠”,则巧妙地将月光与笛声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向往。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出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象,并且以笛声作为结尾,使得整首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