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梁同庵

懒僧居破寺,岂是世间情。
幸托随缘趣,相将寄此生。
爱闲嗟往事,畏俗厌时名。
念汝年差近,堪为林下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示梁同庵》是明代诗人释函是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及其相关内容:

  1. 作者简介
  • 释函是的时代背景:释函是生活在明朝,他的诗歌创作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特点和精神追求。
  • 释函是的生平经历:释函是十七岁补诸生后,与同辈人高才纵谈时事。在科举考试未果后,他选择拜师于僧人道独于庐山,并最终出家为僧。这一经历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 释函是的创作成就:释函是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而且在后世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被广泛传颂。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释函是的诗歌《示梁同庵》中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诗中的“懒僧居破寺,岂是世间情”揭示了作者对物质世界的淡泊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 另一诗句“幸托随缘趣,相将寄此生”则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态度的一种豁达和乐观。
  1. 诗歌赏析
  • 艺术特色:《示梁同庵》作为释函是的代表作之一,其在艺术上的成就体现在其深刻的哲理思考、优美的语言运用以及独特的情感表达。
  • 思想内容: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发,释函是表达了自己对生命、自然和社会的理解与感慨。
  • 情感表达:诗中蕴含了作者对生命真谛的探求以及对和谐共生的向往,体现了人与自然、社会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1. 文化影响
  • 历史地位:释函是的这首《示梁同庵》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展现了释函是个人的才华,还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时代特征。
  • 后世评价:历代以来,许多学者和读者都将释函视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对其诗歌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

通过深入了解释函是及其《示梁同庵》的各个方面,人们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到这部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以及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