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妨修道,躬耕岭下陂。
夏畦劳行者,秋获倩沙弥。
每得野中趣,都忘心所悲。
故人如有假,莫惜慰相思。
刈稻南亩柬诸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刈稻南亩柬诸子》是明代诗人释今岩的作品,全文如下:衣食妨修道,躬耕岭下陂。夏畦劳行者,秋获倩沙弥。每得野中趣,都忘心所悲。 故人如有假,莫惜慰相思。
《刈稻南亩柬诸子》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林间躬耕的生活情景。诗中“衣和食妨碍了修行,我在山岭下耕地”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物质欲望的淡泊和修行的重要性。诗人选择了躬耕南山,这既是生活的一种方式,也反映了他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诗中的“夏畦劳行者”,描绘了夏日田间劳作的景象;而“秋获倩沙弥”,则展现了秋天收获的喜悦与满足。这种从田间到收获的描写,不仅展示了农民的辛勤劳动,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循环的尊重和感激。
这首诗还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通过“每得野中趣,都忘心所悲”,诗人表达了在自然的怀抱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忘却了尘世的烦恼。最后,诗人以“故人如有假,莫惜慰相思”结束,这不仅是对朋友的牵挂,也是对自己隐逸生活的肯定和坚持。
《刈稻南亩柬诸子》不仅是一首表达田园生活和隐逸理想的诗歌,更是一篇深刻反映了明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作品。它以其朴素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生活场景,传递了作者对自然和谐与内心宁静的追求以及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