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月台为黄文中赋

微云澹清夕,置酒临高台。
逍遥敛巾帻,既酌仍停杯。
呼童灭华烛,以待明月来。
始望东南端,复集西北阶。
须臾见光彩,流影渐裴回。
徘徊欲起舞,倾我尊与罍。
圆光皎中天,大地无纤埃。
俯视曲水湄,谩观波萦回。
零露时已盈,桂树先秋开。
城上有警柝,广庭多古槐。
东家嫠妇泣,西家弦管催。
时固有如此,我独何悠哉。
长歌达明曙,乐此平生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待月台为黄文中赋》是一首元代诗人郭奎创作的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郭奎,元代著名诗人。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其诗歌风格豪放、激昂,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
  2. 原文节选:诗中“微云澹清夕”描绘了傍晚天空中的云彩,给人以宁静而深远的感觉;“置酒临高台”则表现了宴席的热闹场景,高台上饮酒赏月,气氛热烈。
  3. 主题内容:全诗通过描述一个宴会场景,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美与人文美中找到的和谐与共鸣。诗人不仅享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也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4. 艺术手法:郭奎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如“圆光皎中天,大地无纤埃”描绘了月光洒满大地,照亮了一切的景象。
  5. 文化意义: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同时,这首诗还反映了元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待月台为黄文中赋》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文化底蕴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