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节斋卷

闲倚西风坐一斋,笑看花卉受风排。
平生不作浮沉态,行止宁移得丧阶。
长乐遗名悲此老,独清馀韵在吾侪。
百年落落谁应赏,只藉松筠会素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节斋卷》是明代诗人苏葵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闲倚西风坐一斋,笑看花卉受风排。平生不作浮沈态,行止宁移得丧阶。长乐遗名悲此老,独清馀韵在吾侪。百年落落谁应赏,只藉松筠会素怀。

  2. 作者介绍

  • 生平经历:苏葵,明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他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时,理官欲加之刑,但最终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使事情得以平息。
  • 文学成就:苏葵有《吹剑集》,而他的《题节斋卷》则展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1. 诗歌鉴赏
  • 首联“闲倚西风坐一斋,笑看花卉受风排”描述了诗人悠闲地坐在书房中,欣赏着窗外随风摇曳的花朵。这表达了诗人超脱物外、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 “平生不作浮沈态,行止宁移得丧阶。”反映了诗人不随波逐流、保持自己原则的性格特点。他认为人生的起伏不应成为自己的困扰。
  • 颈联“长乐遗名悲此老,独清馀韵在吾侪”表达了对过去荣华不再的哀叹以及自己保持清高的情操。诗人希望自己的余韵能流传给同辈人。
  • 尾联“百年落落谁应赏,只藉松筠会素怀”则是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认为只要保持本心,即使一生坎坷,也值得被人尊重。
  1. 主题分析
  • 超然物外:诗中多次提到静坐在书房中的悠闲,以及对外界纷扰不屑一顾的态度,体现了诗人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超然。
  • 坚守原则: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生活态度与世俗的不同,表达了坚持自己原则不随波逐流的人生哲学。
  • 保持本色:“独清馀韵在吾侪”意味着即使在世事变迁中,也能保持自身的高洁和清新,不被污染。
  1. 艺术手法
  • 情景交融:诗人将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和谐统一的画面。
  • 意象选择:诗中使用了诸如“西风”、“花卉”、“松筠”等意象,营造出独特的意境。
  • 节奏韵律:诗歌采用了七言律诗的形式,这种形式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1. 文化背景
  • 明代文化环境:明朝时期,文人墨客崇尚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这种文化氛围也为苏葵的创作提供了土壤。
  • 儒家思想影响:儒家思想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这也是《题节斋卷》中体现的核心价值观。
  1. 社会意义
  • 反映时代精神:通过诗歌可以窥见当时文人的精神面貌和社会风貌,尤其是他们对名利看淡的心态及其背后的社会价值观念。
  • 启迪后人:苏葵的诗歌不仅展示了其个人的风采,还为后人提供了一种理想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典范。

《题节斋卷》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生活哲学和艺术追求的诗歌,也是明代社会文化和文人心态的真实写照。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文学史上的一块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