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仲之间见武侯,中原一鹗正横秋。
诸君未痛黄龙饮,片纸翻令白日愁。
万里长城真自坏,十年积力为何休。
可怜壮士中兴恨,百二山河半未收。
谒岳武穆墓二首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谒岳武穆墓二首·其二》是明代诗人岑徵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通过对岳飞墓地的探访和对英雄事迹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国殇的深深哀悼。
从文学形式来看,《谒岳武穆墓二首·其二》属于七言绝句。这种形式的诗作以其简练明快、意蕴深刻的特点,在古代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岑徵巧妙地运用了五言绝句的形式,将复杂的情感和深沉的历史背景浓缩于寥寥数语之中,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从诗歌内容上分析,这首诗以清明时节为背景,通过“棠梨雨歇过清明”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庄重的画面。清明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象征着缅怀先人、祭扫墓地的重要习俗。岑徵在此选择了清明节这一特殊的时间节点来表达对英雄岳飞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哀思与敬意。
第三,诗中的“折取江蓠荐岳茔”不仅传达了对英烈的怀念,还隐含了对英雄遗物的敬意。江蓠作为一种植物,常被用来象征忠贞不渝的精神。这里通过使用植物来象征英雄,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敏感,也彰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纪念。
“料得九原重抱恨,六陵弓剑在冬青”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岳飞遗志未竟的遗憾和对英魂永驻的期许。这里的“九原”和“六陵”分别指的是岳飞的埋葬地——黄泉之下和其家族墓地所在之地。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深切怀念,也寄托了自己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
《谒岳武穆墓二首·其二》不仅是一首悼念历史英雄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厚历史文化意义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深入体会到诗人对于历史、文化以及民族精神的深刻认识和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