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戌中秋次怀化驿

方舆知有五溪名,何事监军动远征。
秋爽瘴云归洞黑,夜凉蛮月逼人清。
桑榆温凊频年梦,瓜芋团圆此日情。
望久玉阶时徙榻,银河流白倚参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甲戌中秋次怀化驿》是明代诗人罗荣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中秋佳节以及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实问题。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
  • 罗荣:字志仁,古田人,是明代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1. 诗词原文
  • 方舆知有五溪名,何事监军动远征。
  • 秋爽瘴云归洞黑,夜凉蛮月逼人清。
  • 桑榆温凊频年梦,瓜芋团圆此日情。
  • 望久玉阶时徙榻,银河流白倚参横。
  1. 诗词赏析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中秋之夜的自然环境和作者的情感状态,反映出作者对家国的忧虑及对个人境遇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和谐安宁生活的向往。
  • 艺术特色:罗荣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如“秋爽瘴云归洞黑”与“夜凉蛮月逼人清”形成鲜明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节奏感,还深化了主题表达。此外,诗句中的用典也显示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1. 创作背景
  • 该诗的创作背景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边疆地区戍边的军人及其家属的关注和同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大事的关心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1. 历史影响
  • 虽然作为一首七言律诗,可能在当时并未引起广泛的注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价值和意义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在今天,这首诗仍被广泛传颂,成为研究明代文学的重要资料之一。

《甲戌中秋次怀化驿》不仅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富有时代特色和文化价值的文学作品。通过学习和欣赏这首诗,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诗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生活和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