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赤壁

五百年来此胜游,水光依旧接天浮。
徘徊今夜东山月,仿佛当年壬戌秋。
有客得鱼来赤壁,无人载酒出黄州。
吟成一啸江山寂,孤鹤横江掠小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泊赤壁》是明代诗人罗洪先创作的古诗,全文如下:五百年来此胜游,水光依旧接天浮。徘徊今夜东山月,彷佛当年壬戌秋。有客得鱼来赤壁,无人载酒出黄州。吟成一啸江山寂,孤鹤横江掠小舟。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赤壁这一古迹在岁月流转中的独特魅力。

诗中的“五百年来此胜游”,不仅强调了赤壁作为旅游景点的历史沉淀,也暗示了诗人对这一历史的认同与尊崇。通过“水光依旧接天浮”的描绘,读者可以感受到赤壁夜泊时江水的宁静与美丽,以及它那古老而永恒的韵味。这种景象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也触动了人们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层思考。

“徘徊今夜东山月,彷佛当年壬戌秋”这两句诗,更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时空交错的场景中。这里的“东山月”可能是指历史上著名的赤壁大战,即三国时期著名的火烧连营之战。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缅怀,更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同时,这种怀旧之情也反映了诗人对过往历史的尊重和对当下时光流逝的感慨。

再来看诗中的“有客得鱼来赤壁,无人载酒出黄州”,这不仅揭示了赤壁作为一个旅游胜地的经济功能,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休憩之所。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既展现了赤壁的自然美景,也反映了其社会文化价值。同时,这句诗也透露出诗人对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吟成一啸江山寂,孤鹤横江掠小舟”这两句诗,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在这里,诗人不仅仅是在描绘自然景观,更是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艺术效果。孤鹤横江的景象,既是诗人孤独心境的象征,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无情。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于历史长河中逝去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

《夜泊赤壁》不仅是一首美丽的古诗,更是一篇蕴含着历史、文化、哲理和艺术价值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不仅能够领略到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还能深刻理解到诗人对历史、文化、人生和自然的独到见解和感悟。因此,无论是对于文学爱好者还是对历史文化有兴趣的人来说,这首诗都是不可多得的学习与欣赏材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