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汾门下几人过,屡见其如遽别何。
一月斋心仁义外,三年横口是非多。
诸生避席从相问,童子濯缨来和歌。
我亦投竿伤岁久,欲随东去钓沧波。
湖上别龙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湖上别龙溪》是明代学者罗洪先创作的一首诗歌。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友人离别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态度与精神追求。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简介:《湖上别龙溪》的作者是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江西吉水人。他是明嘉靖八年(1529)己丑科狀元,授翰林院修撰,迁左春坊赞善。罗洪先是明代著名的学者和地理制图学家,他的学术成就不仅限于文学领域,更在地理学、制图学等领域有突出贡献。
诗歌主题:《湖上别龙溪》主要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在湖上相聚的喜悦以及即将分别时的不舍之情。诗中描绘了湖上的景色,以及朋友间的欢聚和别离的情景,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艺术手法:在这首诗中,罗洪先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句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读者的阅读体验。同时,通过对比和朋友分别的场景,诗人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文化价值:《湖上别龙溪》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也是研究明代文人生活和思想的重要史料。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于友情的重视,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湖上别龙溪》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歌,通过其优美的文字和深刻的内涵,展示了明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态度。对于爱好文学的读者来说,这首诗不仅能提供美的享受,还能启发人们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