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王母金孺人九十

王母从来海上仙,春风九十又华筵。
世由凤阁丝纶贵,家是乌台甲第先。
婚嫁即看俱白发,蚕桑能数几沧田。
门前桃树累累实,应待千年入寿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寿王母金孺人九十》是明代罗洪先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人简介
  •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江西吉水人。明朝著名学者,与明海丰县令张济时为同乡挚友,并一同参与编纂嘉靖《海丰县志》。
  • 罗洪先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卓越,于明嘉靖八年(1529)己丑科考中状元,并被授翰林院修撰,后迁左春坊赞善。
  • 罗洪先不仅是文学家、地理制图学家,还是一位著名的方志学者,著有《念庵集》《广舆图》等作品。
  1. 诗歌原文
    王母从来海上仙,春风九十又华筵。
    世由凤阁丝纶贵,家是乌台甲第先。
    婚嫁即看俱白发,蚕桑能数几沧田。
    门前桃树累累实,应待千年入寿篇。

  2. 作品赏析

  •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王母高贵的地位和优雅的风姿。
  • “王母从来海上仙”一句,形象地描绘出王母的超凡脱俗,暗示她拥有非凡的身世与地位。
  • “春风九十又华筵”则描绘了王母宴会的场景,既展示了她的尊贵身份,也体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整首诗充满了对王母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其长寿的祝福。

《寿王母金孺人九十》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也同样丰富。这首诗不仅是对王母个人生活的颂扬,更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文化氛围和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