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谒选

送子江关别,程途日向寒。
毡裘新试马,村郭屡传餐。
时偶多知已,才高易服官。
期为清白吏,共报主恩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李子谒选》是明代文学家罗洪先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李子谒选》不仅是明代诗歌艺术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珍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成为了后世研究明代文学的重要文献。

从诗歌的内容与主题来看,《李子谒选》描绘了诗人在送别儿子赴任途中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语言表达了对儿子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中“送子江关别,程途日向寒”等句子,不仅勾勒出一幅旅途艰辛的画面,也反映出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子女前途的关切。此外,“才高易服官”一句,更是点明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以及对仕途的看重,展现了明代文人的典型心态。

从艺术形式上讲,《李子谒选》作为一首五言律诗,其严谨的结构、平仄的音韵、对仗的工整,无不体现了明代诗歌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律诗的严格格式,使得整首诗在节奏感和音乐性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这种形式上的严谨,既反映了明代诗歌创作的高标准,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

从文化价值与历史意义来看,《李子谒选》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部蕴含着丰富历史文化信息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明代社会风貌、人际关系及文人心态等多个方面。例如,诗中所体现的父子之情、仕途之志,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个人命运与社会责任的双重关注。同时,这首诗还体现了明代诗歌追求自然之美、情感之真、艺术之精的审美取向,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传承意义。

《李子谒选》作为明代文学作品的代表之一,不仅在艺术上有着极高的成就,更在文化和历史层面上承载着深厚的意义。它不仅展示了明代诗歌的独特风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文人的精神世界。因此,深入研究和欣赏《李子谒选》,对于理解明代文化、提升文学修养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