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子江关别,程途日向寒。
毡裘新试马,村郭屡传餐。
时偶多知已,才高易服官。
期为清白吏,共报主恩宽。
【注释】
谒选:指应考做官。毡裘:毡衣,北方少数民族的服装。试马:试走马步,以检验骑术。传餐:传递口粮。多知已:意谓有共同语言、志趣的人。易服官:换下平民的服饰,成为官僚。清白吏:廉洁奉公的官吏。主恩宽:皇上宽大恩惠。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前二句写诗人为友人即将应试而作此诗;后二句写友人应试中第之后,又来辞别。诗中用典贴切,情真意浓。
送子江关别,程途日向寒。
毡裘新试马,村郭屡传餐。
时偶多知已,才高易服官。
期为清白吏,共报主恩宽。
【注释】
谒选:指应考做官。毡裘:毡衣,北方少数民族的服装。试马:试走马步,以检验骑术。传餐:传递口粮。多知已:意谓有共同语言、志趣的人。易服官:换下平民的服饰,成为官僚。清白吏:廉洁奉公的官吏。主恩宽:皇上宽大恩惠。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前二句写诗人为友人即将应试而作此诗;后二句写友人应试中第之后,又来辞别。诗中用典贴切,情真意浓。
【注释】 ①奉家君命:受家君的委托。遣入侍感述:派遣我入朝侍奉并有感而发。 ②唱第:指应试中选。金銮陛:指皇宫,金銮殿。赤芾衣:指天子的衣服,赤是朱红色,芾为黑色相间,古代礼服。 ③风云:比喻时机和形势。真忝窃:真的惭愧自己窃取。犬马:比喻微贱的人。奈孤微:无奈自己微贱。 ④丹心:赤诚之心,忠心。迥:远。三秋:一年中的第三个秋季,这里指秋天。紫禁:即紫禁城,皇宫的别称。 ⑤经纶
注释: 金阙虚仙望,丹崖识汉功。 - 金阙:指皇宫,也指仙境。虚仙:虚妄的仙人。 - 丹崖:红色的山坡或悬崖。识汉功:认识汉朝的功绩。 鲁连非弃组,安石忽乘风。 - 鲁连:战国时期的侠客,名胜(一说姓谈)。 - 安石:王安石,字子安,号半山。 - 弃组:抛弃自己的功名富贵,表示不慕荣利。 - 忽乘风:忽然乘着大风,比喻奋发有为。 薏苡悲形似,靡芜怨岁穷。 - 薏苡:一种植物,可入药,也可做粮食。
【注释】 ①“燕歌”二句:指易水送别。《乐府诗集》卷七十九《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②“江柳”二句:写诗人怀念远方的亲人和友人。《文选》李善注引《蜀都赋》:“江潭之间,巴姬负船,汉女弹弦。其声清哀,动千行泪。” ③“啼猿”二句:写诗人思念远去的人。传说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者;后因用“细腰”比喻美女。此处借喻思念之人。 ④“莫就”二句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要点范围,然后根据要求圈出相关诗句,再结合注释、关键词分析作答。此诗首联“寥阒依清梵,徘徊恋景晖”,写寺院幽静的景象;颔联“可怜溪谷望,不见芰荷衣”;颈联“鲤跃思传素,花残欲趁飞”写鱼儿游动和花儿凋谢的情景;尾联“所惊年岁异,讵止惜芳菲”。 【答案】 ①清梵:佛寺中诵经的声音。②芰(jiè):菱
程舜敷谪居海上问讯 其一迢递瑶台客,凄清铜柱秋。 蜃氛朝彩变,鲛泪夜珠流。 槎影通天远,岚光接地浮。 深怜挂席往,何日度瀛洲。 注释: 1. “迢递”: 形容距离遥远、曲折。 2. “瑶台”: 指仙境或高远之地。 3. “凄清”: 形容凄凉、冷清。 4. “铜柱”: 古代传说中昆仑山的四根柱子,这里可能指代某种象征性的地标。 5. “蜃氛”: 海市蜃楼的烟雾,比喻虚幻的景象。 6. “鲛泪”:
【注释】 高洲:山名。刘述文,字子安,汉高祖时人。《南史》载其曾隐居此山。 赤城:山名。 黄精:植物,根茎可食,有益气补虚、安神等功效。 绕屋种:指在山中建房种树。黄精:一种可食用的植物,根茎可食,有益气补虚、安神等功效。 桃花色:用来形容溪水的颜色。 烟林布谷声:形容山林中的鸟鸣声。 记年从汉魏:意思是我曾在汉魏时期隐居过这里。 混世狎公卿:意思是我在混浊的世事中与公卿们为伍。 刘郎
献策动京华,还山种桂花。 从知卧金马,不及炼丹砂。 五岳卢敖杖,三秋博望槎。 伊人竟何在,岁岁望蒹葭。 注释: 献策动京华:指向朝廷提出建议或策略。 还山种桂花:回到山上种桂花树。 从知卧金马:意为知道如何休息和养生。 不及炼丹砂:意思是不如修炼仙丹。 五岳卢敖杖:五岳指的是中国的五个山脉,卢敖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三秋博望槎:指秋天时在海上的航行。 伊人竟何在:你究竟在哪里? 赏析:
诗句释义 1. 一日千秋别 注释:一天,一年;千秋,岁月长久。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分别的情感,强调时间的漫长和离别的痛苦。 2. 孤云万里心 注释:孤云,孤单的云;万里,形容距离遥远。 赏析:这里的“孤云”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而“万里”则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3. 谁怜泉下士 注释:泉下士,指隐逸的贤者;怜,怜悯。 赏析:诗人感叹无人理解自己对高洁志向的追求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应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然后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以及手法等,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情感。最后分析诗作的语言特点。 【答案】 译文: 蕙草的香气飘散在天空之中,旌旗飘扬奔赴禁城的宫门。长安的晨曦照耀着朝廷的宫殿,司马夏云迎接着朝廷使臣。青海连天边,胡骑奔驰;金微绝漠,汉军远去。和戎非武略,何时请长缨。 注释: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分析每一句的大意,最后进行赏析。 题干要求是“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这是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首先读懂全诗,然后理解诗意,最后根据注释翻译诗句即可。 【答案】 ①分影悲连理:夫妻恩爱。分影:夫妻分开,形影不离。②鸣榔听采莲:用打鱼的木槌击打水声
诗句翻译: 甲辰九日东塔广福寺登高同牛士良陈彦博徐大章周致尧释元璞玉田用杜少陵玉山高并两峰寒为韵分得两字。 注释: 1. 甲辰:指农历甲辰年,即公元754年。 2.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人有登高赏菊的习俗。 3. 登高同:一同登高。 4. 牛士良:作者的朋友。 5. 陈彦博:作者的朋友。 6. 徐大章:作者的朋友。 7. 周致尧:作者的朋友。 8. 释元璞:作者的朋友,可能是僧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古佛堂》,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情感。下面是对各句的逐词解析、翻译、注释和赏析: 1. 第一句:院古昙花隐,门幽径草侵。 - 词语解释: - 院古: 院子古老的。 - 昙花: 昙花是一种夜间开花的植物,通常在夜晚开放,第二天早晨凋谢。 - 门幽径: 门前的小路幽深曲折。 - 草侵: 草丛覆盖了道路。 - 翻译与注释: -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次陈彦博博士寒斋四咏韵 其四 拥衾清坐》。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拥衾清坐 译文:我抱着被子静静地坐着。 注释:拥衾,抱被子。清坐,安静地坐着。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安静地坐着的场景,表达了他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趺坐拥重衾,静听窗间雪。 译文:盘腿坐着,拥抱着厚重的被子,静听窗外飘落的雪花。 注释:趺坐,盘腿而坐。重衾,厚重的被子。窗间雪,指雪花从窗外飘落的声音
题茅山道士沈秋渊海盐听潮里小瀛洲录呈耕渔隐人 我听说瀛州在沧海,这种传说相传了数千年。一杯弱水不能承载船,云雾轩窗在哪里? 回忆起我初次戴着官帽游江东,扬帆直指向三茅峰。琼楼玉殿倚天碧,丹光飞射金芙蓉。只今可望不可即,跬步之间成异域。坐令尘土凋朱颜,堕落干戈空叹息。 沈仙慕事三茅君,曾开石壁观璚文。晨朝环佩空外响,琅玕杳杳云中闻。自从遭乱山林毁坏,避世归来听潮里。崇构崔嵬迥绝尘,云和草静环流水。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时明确每句的内容,然后理解诗句的意思,把握诗歌的主旨。 第一联:鹪鹩来巢感而成咏。鹪鹩(jiāo liǎo),即鹪鹩鸟,生活在水边树梢上。这两句是说:庭中鹪鹩来巢成诗。鹪鹩鸟在树上筑巢,诗人有感而作。 第二联:枪榆惬静观。枪榆,树木名。这两句是说:枪榆树让人感到恬静。“枪榆”指榆木,榆木坚硬,耐久,这里借喻人的品质。 第三联:幸无千里翼,得共一枝安
诗句原文: 宿云黯惨埋岩壑,疾风飒飒捎林薄。 孤舟摆浪何处来,雪片纵横向人落。 一翁蓑笠度危桥,一翁荷担转山腰。 崖倾石冻竹伛偻,不辞辛苦归途遥。 君不见软裘貂帽驰快马,遮莫冰花遍原野。 人生得意能几何,相逢俱是穷途者。 译文注释: 1. 宿云黯淡埋藏于岩壑之间,疾风呼啸着掠过树林。 2. 一艘孤舟在波涛中摇摆,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3. 一位老人穿着蓑衣戴着斗笠过一座危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