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云入方广

云里度遥岑,临虚谷转深。
石迷多伏虎,树隐独闻禽。
乍识为霖意,谁明出岫心。
鸿蒙如解语,吾欲寄瑶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穿云入方广》是明代罗洪先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审美情趣。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创作背景:《穿云入方广》创作于明代,罗洪先作为当时的著名学者和地图学家,一生致力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他在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创编了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广舆图》,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制图法,使地图更加科学实用。这首诗的创作,可能是在完成《广舆图》之后,对所见到的自然景观的一种描绘和感慨,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2. 诗歌原文:这首诗的原文如下:“云里度遥岑,临虚谷转深。石迷多伏虎,树隐独闻禽。乍识为霖意,谁明出岫心。鸿濛如解语,吾欲寄瑶音。”

  3. 诗歌赏析:《穿云入方广》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通过对云、山、水、石、林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山水间的微妙变化,通过对“遥岑”、“临虚谷”、“多伏虎”等意象的刻画,传达了一种空灵、幽远的意境。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如“为霖意”、“出岫心”等词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规律的理解以及对于人生态度的探索。

《穿云入方广》不仅是明代文人罗洪先的一首优秀诗歌,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不仅展现了作者高超的文学造诣,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无论是从文学角度还是哲学角度,《穿云入方广》都具有极高的研究和欣赏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