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端典亲家还乡

十年两度清溪曲,细说家怀及乡俗。
前辈凋零足叹嗟,后生满眼多翻覆。
逢场思戏酒思沽,有田不耕书不读。
行止模糊里闬嗤,门户支离祖先辱。
岂知贫贱亦天生,不骄不惰有时亨。
析薪能荷自堪乐,缊袍虽敝谁敢轻。
千言往复两无忤,爱君潇洒更老成。
鬓毛略见数茎白,心地先涵一寸明。
山水可游无过此,兹来却奉邦君使。
贡金三十铤铤良,结伴八九人人喜。
午榻棋声数著高,夜筵杯酌三巡止。
豫指归装只要诗,熟知宦况清于水。
西斋褊浅难久留,短歌何以写绸缪。
两家儿女粗解事,与君垂老应忘忧。
百年风月未为少,两段平分后段优。
我亦行藏无固必,会当解组共遨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郑端典亲家还乡》是清代诗人黄遵宪的诗作,原题为“丁亥岁暮余寓沪上寄赠郑端典”,全诗如下:
我欲登高望故乡,故人何在水茫茫。春风万里无行迹,
白日千秋有泪光。客里光阴真过隙,人间世事若浮沤。
送君还到江南岸,何处青山可共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旅途中的感慨和期待。首联“我欲登高望故乡”,表达了作者想要眺望家乡的渴望;颔联则通过春风万里、白日千秋等意象来表达时光流逝之感。“客里光阴真过隙,人间世事若浮沤”两句写出了诗人对时间易逝和人生无常的感受。颈联“送君还到江南岸”,点明了诗人在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