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馆停车坐夕阳,芭蕉新叶过檐长。
吾心已觉浑无事,是处安身总不妨。
次大荆驿
介绍
《次大荆驿》是明代罗钦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古典诗词中的一朵奇葩。该诗不仅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风貌。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次大荆驿》:
创作背景:罗钦顺,字允升,号整庵,江西泰和人,弘治六年进士。他因忤逆刘瑾而遭到革职,后虽复官但屡遭贬黜。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罗钦顺的仕途经历密切相关,反映了他在遭受政治打击后的心境转变。
诗歌原文:《次大荆驿》山馆停车坐夕阳,芭蕉新叶过檐长。吾心已觉浑无事,是处安身总不妨。
诗歌赏析: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首句“山馆停车坐夕阳”描绘了诗人在山间馆舍中静坐的场景,夕阳的余晖洒在山馆之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第二句“芭蕉新叶过檐长”,则通过芭蕉新叶的生长,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坚韧。第三句“吾心已觉浑无事,是处安身总不妨”则是全诗的高潮,表达了诗人虽然历经磨难,但对生活的态度依然豁达乐观。最后一句更是点明了主题,即使身处逆境,也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艺术特色: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首先,它采用了七言绝句的形式,这种形式紧凑、节奏明快,非常适合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绪。其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抒发情感,使得诗歌充满了浓厚的文人气息和哲理意味。再次,整首诗语言简洁,却意蕴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审美眼光。
历史意义:从历史角度来看,《次大荆驿》不仅是罗钦顺个人的心血结晶,也是明代文学的一个重要代表。它的问世,不仅丰富了当时的文学创作,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艺术财富。同时,这首诗也是对明代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和批判,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
《次大荆驿》是罗钦顺以七言绝句形式创作的一首经典之作,其艺术特色、历史意义和社会影响都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朋友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了解明代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