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湘阴

城下湖波欲漫梁,烛行遥见太师坊。
太师名德闻来久,贫到诸孙德更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湘阴》是明代罗钦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罗钦顺(1462—1579)是明代著名的学者、思想家,他在儒学和哲学领域均有深入的研究与独到的见解。作为一位哲学家,他不仅在儒家经典上下功夫,同时也涉猎佛学、道教等其他思想体系,以期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2. 作品原文:《次湘阴》的原文如下:城下湖波欲漫梁,烛行遥见太师坊。太师名德闻来久,贫到诸孙德更光。

  3. 诗意解析:首句“城下湖波欲漫梁”,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波澜的画面,湖水微澜似乎要漫过桥梁,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稍显动荡的氛围。第二句“烛行遥见太师坊”,则是通过烛火摇曳的影子,暗示了远处太师坊(古代的一种建筑形式)的轮廓,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更加生动而具有画面感。第三句“太师名德闻来久”,表达了对太师(此处指有德行的人)声誉长久流传的赞美。第四句“贫到诸孙德更光”,则是说即使家族贫穷,但子孙们继承了先辈的良好品德,反而使家族名声更加光彩夺目。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含义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人伦关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德行传承的深刻理解和崇高敬仰。

《次湘阴》不仅是罗钦顺个人的文学创作,更是其哲学思想和人生理念的集中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不仅能领略到明代诗歌的魅力,还能深入理解诗人的思想境界及其背后的文化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