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太宰先生致仕

马船横压大江湄,且对离筵赋别知。
天上风云还似昨,古来卿相亦如斯。
青山自是通行路,黄发何妨再起时。
家近兰亭春正好,未应高兴减羲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黄太宰先生致仕》赏析

罗钦顺(1421年—1504年),字允升,号整庵,明江西泰和人。他不仅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还是一位深具哲学造诣的学者。在《送黄太宰先生致仕》这首诗中,罗钦顺以饱满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表达了对友人离任归隐的祝福与不舍。

诗篇开篇“马船横压大江湄”,便以雄浑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长江浩渺、舟船穿梭的生动画面。紧接着“且对离筵赋别知”,诗人以酒宴作别的情景,传达出深厚的情谊和即将分别的伤感。而“天上风云还似昨,古来卿相亦如斯”则从历史的角度,指出无论风云如何变幻,历史上那些杰出的政治人物也终将重归于好,这表达了罗钦顺对友人未来道路的乐观和期待。

“青山自是通行路,黄发何妨再起时”两句,诗人借景抒情,以山喻志,以青松喻友,鼓励朋友即便年迈也要继续追求自己的理想与信念,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坚强意志的深深敬意。“家近兰亭春正好,未应高兴减羲之”则是以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事来勉励友人保持乐观的心态,即使在美好春光中也应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罗钦顺通过这首《送黄太宰先生致仕》,不仅传递了深厚的友情,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让人读来感慨万千,不禁对这位伟大诗人的才华和人格魅力心生敬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