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鹤次刘野亭先生韵 其四

缁素应烦玉女裁,晓风声度画堂开。
身轻几欲凌云去,性警端能择主来。
曾见苏公游赤壁,复随清献过琴台。
人间俯仰江山旧,今日光华迩上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罗钦顺是明代的文学家,其作品《庆鹤次刘野亭先生韵 其四》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意境的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罗钦顺,字允治,号道复,明代著名的学者、思想家。他不仅在儒学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还对其他哲学思想也有涉猎。他的诗作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优美的艺术表现而著称,被后人广泛传颂。

  2. 作品原文:出尘标格价难裁,笼入南宫手自开。槐露乍零呼伴起,竹风微动御仙来。新袍有象宜为主,老凤无毛合避台。我欲借骑应不惜,上摩黄道访三台。

  3. 诗句解析

  • 出尘标格价难裁,笼入南宫手自开:“出尘”指的是超凡脱俗,“标格”指品格或风格,“难裁”表示难以用言语表达。整句诗表达了诗人追求超然物外的境界,以及自己独立自主的精神风貌。“笼入南宫”可能指的是进入皇宫或者官场,“手自开”则意味着凭借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开创局面。这反映了诗人在面对权力和地位时,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立和清醒。
  • 槐露乍零呼伴起:槐露初降,微风吹拂,似乎召唤着什么。这一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新的画面,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某种期待或行动准备。
  • 竹风微动御仙来:竹子随风摇曳,似乎有仙人驾临。这里的“御仙”可能指的是神仙或隐士,暗示诗人对于超凡脱俗、隐逸生活的向往。
  • 新袍有象宜为主,老凤无毛合避台:新的礼服象征着尊贵的地位,而老凤凰没有羽毛却适合栖息在高处。这两句诗通过比喻表达了对不同人生阶段的理解和尊重,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角色的不同看法。
  • 我欲借骑应不惜,上摩黄道访三台:我打算借用马匹,毫不犹豫地出发,前往黄道(古人认为黄道十二宫对应一年中的十二个月),拜访三台。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决心和勇气。

罗钦顺的《庆鹤次刘野亭先生韵 其四》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更是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独特理解和感悟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明代文化和社会背景,也能更好地欣赏到罗钦顺这位伟大诗人的艺术成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