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防意直如城,忧患无千老太平。
闲对金昆终日款,醉看玉树几枝横。
养鱼水缩还亲导,采药山深惯独行。
谁道古人今不及,鹿门风景正分明。
次韵呈守庵叔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探寻明代罗钦顺的文学造诣《次韵呈守庵叔父》
在探索明代文人罗钦顺的作品时,我偶然间发现了他的一首七言律诗《次韵呈守庵叔父》。这首诗不仅体现了罗钦顺深厚的文学功底,更是他性情与思想的真实写照。
罗钦顺,江西泰和人,是明代著名的学者。他曾因直言不讳得罪刘瑾而被贬为编修,后因触怒世宗而辞官归隐,专心于性理之学的研究。他的生平颇具传奇色彩,其学术成就也颇为显著。罗钦顺的诗歌以清新脱俗著称,他的七言律诗《次韵呈守庵叔父》正是这一风格的佳作。
诗中“平生防意直如城,忧患无千老太平”表达了诗人坚定的人生态度与对国家社会的深切关怀。这种情怀在古代士人的作品中并不少见,但在具体表达上却各有千秋。罗钦顺通过这样的诗句,展现了其深邃的思考与独到的见解。
诗中的“闲对金昆终日款,醉看玉树几枝横”则透露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这种生活情趣,也是许多文人墨客所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
最后一句“谁道古人今不及,鹿门风景正分明”,则将目光转向了历史,表达了对于古人智慧的赞赏和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这既是对历史的一种回顾,也是对当下的一种期许,显示出诗人宽广的胸襟和深沉的情感。
罗钦顺在《次韵呈守庵叔父》一诗中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文学才华,更通过诗中的情感与思考反映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这首作品无疑是明代文人中一颗璀璨的星辰,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