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王开国绥南土,贤傅承恩出禁闱。
凤辇龙旂烦扈从,绯袍金带有光辉。
当杯莫惜离筵醉,此别应知后会稀。
路入官湖诗景好,落霞孤鹜看齐飞。
送胡长史之建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胡长史之建昌》是明代罗钦顺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价值:
- 诗人与背景
诗人介绍:罗钦顺,字允升,号整庵,明代江西泰和人。他是弘治六年的进士,曾担任南京国子监司业,以实行教职而知名。然而,由于忤见刘瑾而被革职为民。刘瑾被诛后,罗钦顺得以复官,并且多次升迁至吏部右侍郎。
创作背景:《送胡长史之建昌》的创作时间未明确指出,但它很可能反映了罗钦顺在仕途上的某种转变或心情的变迁。作为一位经历政治风波且后来得到重用的官员,罗钦顺可能在此诗中寄托了对友人的祝福、对自己境遇的感慨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期盼。
- 诗歌原文及解读
- 原文节选:“亲王开国绥南土,贤傅承恩出禁闱。凤辇龙旂烦扈从,绯袍金带有光辉。当杯莫惜离筵醉,此别应知后会稀。”
- 诗意解读:首联“亲王开国绥南土,贤傅承恩出禁闱”,表达了胡长史被任命为重要官职,其职责涉及到边疆安定和国家治理。这暗示了胡长史的职务不仅关系到个人荣誉,更是国家安危的重要环节。颔联“凤辇龙旂烦扈从,绯袍金带有光辉”则描绘了胡长史出行时的壮观场景,象征着他在朝廷中的崇高地位和显赫身份。颈联“当杯莫惜离筵醉,此别应知后会稀”透露了作者对即将到来的分别感到不舍,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重逢的希望。
- 文学价值
- 艺术手法:罗钦顺在《送胡长史之建昌》中运用了传统的七言律诗形式,遵循严谨的格律和韵律规则,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古典诗词形式的尊重与传承。
- 情感表达:诗中充满了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通过细腻的情感描述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 思想内容:虽然《送胡长史之建昌》主要聚焦于个人与朋友之间的关系,但也间接反映了明代中后期的政治局势和社会风貌。罗钦顺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他对友人的关怀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送胡长史之建昌》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文学作品,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个人情感,是明代文人对于个人命运与社会变迁之间关系的一种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理解,可以更深入地领会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