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有虎溪有蛇,人行百里无人家。
村氓生怕到县市,更有蛇虎纷如麻。
朝廷养人如养子,此辈毒人蛇虎似。
明朝忽报新尹来,震惊百里飞狂雷。
虎耶蛇耶在何所,山翁隔溪相唤语,此县百年无此举。
送吕知县之太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吕知县之太宁》是明代诗人罗玘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有所成就,也在社会历史背景方面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罗玘(1375—1416),字景鸣,号玉阳子,江西吉安人,明代文学家、官员。他以诗文闻名,与高启、刘基并称“明初三大家”。其诗作多关注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表达了他对时政的关注以及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诗歌原文及注释:《明朝忽报新尹来,震惊百里飞狂雷》是《送吕知县之太宁》的一部分,完整诗句如下:“山行有虎溪有蛇,人行百里无人家。村氓生怕到县市,更有蛇虎纷如麻。”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深刻的社会描写,展现了当时农村的贫困和不安。诗中提到的“朝廷养人如养子,此辈毒人蛇虎似”,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存在的腐败和不公,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
社会与历史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朝,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复杂。明朝初期,虽然政治较为稳定,但内部仍有腐败现象存在,一些官员贪污腐化,导致民不聊生。罗玘作为官员,可能亲身经历了这种社会状况。他的诗作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问题。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朝中叶的社会状况及其文化背景。
罗玘的《送吕知县之太宁》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作品。它不仅记录了当时的历史事件,还通过自然景观和人物心理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同情。对于研究明代文学、社会历史以及民间生活的人来说,这首诗提供了独特的研究资料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