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栖丹穴

栖栖坐断梧桐枝,云衢文翰光陆离。
朝阳声动群鸿悲,高岗影落寒山辉。
八月霜飞秋气凄,秋岩雨滴空垂垂。
凤兮凤兮今来仪,沧江白发歌明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罗伦的《凤栖丹穴》是一首表现诗人对自然美景及历史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的作品。《凤栖丹穴》是罗伦创作的一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与深刻的哲理表达,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哲学思考。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创作背景:《凤栖丹穴》的创作背景涉及诗人的个人经历。罗伦(1431-1478),字应魁,后改字彝正,号一峰,江西永丰(今属江西)人,成化二年(1466年)登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由于他对政治局势有深入观察,曾因抗疏弹劾李贤而遭贬谪。尽管遭受挫折,罗伦依然坚持自己的学术追求,最终在嘉靖初年被追赠左春坊谕德,谥文毅。他的诗歌多取材于历史典故和自然景观,反映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2. 诗句赏析:《凤栖丹穴》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同时融入了作者的人生感悟和哲理思索。诗中的“栖栖坐断梧桐枝,云衢文翰光陆离”描绘了诗人身处高位却感到孤独无助的状态。“朝阳声动群鸿悲,高岗影落寒山辉”则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壮丽,以及诗人在逆境中仍保持的坚定和乐观。最后两句“凤兮凤兮今来仪,沧江白发歌明时”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凤栖丹穴》不仅是一首艺术成就很高的诗歌,更是一部富有哲理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罗伦对自然景观的敏锐洞察力和深刻感悟,也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