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岭三首 其二

秦贾先亡国,文山可奈何。
自怜天下诏,谁奋鲁阳戈。
生死勤三后,忠诚动五坡。
高风不可见,名落旧山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佛岭三首 其二》是明代诗人罗伦所创作的古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亡、英雄末路的深切感慨和对忠诚精神的赞颂。下面是对该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罗伦(1472—1546),字彝鼎,号一峰道者,江西吉安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他以诗歌见长,尤擅长五言律诗,其诗风清新脱俗,富有哲理,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诗歌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认为是明代中期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
  2. 诗歌原文:“秦贾先亡国,文山可奈何。自怜天下诏,谁奋鲁阳戈。生死勤三后,忠诚动五坡。高风不可见,名落旧山河。”罗伦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未来紧密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和对忠臣壮志未酬的无奈感伤。
  3. 诗歌鉴赏:从艺术角度看,《佛岭三首 其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罗伦运用了典型的古体诗歌形式,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和现实情感的结合,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诗中的意象选择和情感表达都非常到位,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时代背景。

罗伦的《佛岭三首 其二》不仅是对古代英雄事迹的缅怀,也是对忠诚与勇气的赞颂,更是对历史兴衰的深刻反思。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忠臣壮士的精神永远是激励后人的重要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