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墓哀为杨名父作

庐墓哀,庐墓哀,墓上有花亲手栽。
春风一番花一开,亲魂去矣何时来。
魂不来,儿不返,空林月落猿声断。
泪花着树花已空,伤心何处吹羌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庐墓哀为杨名父作》是边贡创作的一首古诗,出自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边贡的作品中。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内涵,展现了作者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接下来将从几个方面详细分析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姓名与生平:边贡(1476—1532),字庭实,号华泉子,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其作品多反映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 诗歌创作背景:《庐墓哀》的创作背景较为特殊,据传杨名父是一位因战乱而家破人亡的士人,边贡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深感痛惜,遂作此诗表达对其的哀悼之情。
  1. 诗歌原文
  • 诗句内容:庐墓哀,庐墓哀,墓上有花亲手栽。春风一番花一开,亲魂去矣何时来。魂不来,儿不返,空林月落猿声断。泪花著树花已空,伤心何处吹羌管。
  • 诗意解读:诗中描绘了一幅春风吹过,墓地上花开的场景,但亲人已逝,魂归何处?诗人通过反复的设问,表达了对亡者的深切思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1. 艺术特点
  • 情景交融:这首诗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通过春天的花开和落叶,象征生命的短暂和变迁,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 语言精炼:边贡在这首诗中使用了大量意象,如“春风”、“花”等,这些意象既富有诗意,又易于引发读者的共鸣,体现了其精湛的语言驾驭能力。

《庐墓哀为杨名父作》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边贡个人情感和时代背景交织的艺术结晶。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和欣赏,可以更好地领会边贡的文学成就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