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上雨来人欲去。
为怕离声,不近芭蕉树。
芳草碧云凝望处。
愿生双翼谁能许。
万叠衷情那可诉。
风柳如烟,荡漾丝千缕。
白雁嗷嗷江馆暮。
醉中愁见吴山路。
蝶恋花 送别吴白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蝶恋花 送别吴白楼》是明代诗人边贡的作品。该诗通过自然景象与离愁别绪的结合,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和不舍。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创作背景:边贡是明代的一位文学家,以诗歌见长,他的作品常反映出其对自然的热爱及对友情的珍惜。《蝶恋花 送别吴白楼》的创作,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表达了他对朋友离去的复杂心情。
主要内容:这首诗描绘了在别离之际的景象和心情。诗中,雨后的庭院、芭蕉树、凝望中的碧云等元素,构建了一个凄美而又充满离愁的画面。诗人希望借助飞翔的双翼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但现实中无法实现,只能把这份情感寄托于自然之中。
艺术特色:《蝶恋花 送别吴白楼》在艺术上具有高度的表现力。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边贡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既清丽又哀伤的意境。诗中使用了如“亭外潮生人欲去”等形象生动的比喻,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此外,诗中的“芳草碧云凝望处”等句子,不仅描绘了视觉美景,还传达了深层次的情感变化。
《蝶恋花 送别吴白楼》不仅展示了边贡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自然的崇敬。这首作品不仅是边贡个人文学成就的象征,也是明代文化的一个缩影,值得细细品味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