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客部册为其母受敕焚黄作

峨峨陇门碑,萧萧墓田草。
春卿哭母处,泪尽秋山道。
秋山云黄日脚斜,玄堂寂寂扃土花。
祀筵俎豆杂五鼎,玉文鸾纸明江霞。
月弦张宇登岁矢,二十星霜一弹指。
欲问春卿哭母心,潺湲日夜龙溪水。
水流不复返,母去何时回。
金沙閤珠翠,碧火扬青灰。
断机壁空蛛网窣,捣衣石冷啼蛄歇。
还家何物最堪伤,白发中庭坐明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李客部册为其母受敕焚黄作》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于唐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春作。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题李客部册为其母受敕焚黄作
李侯有佳色,侍从光天庭。
受敕归东阙,焚黄出北省。
紫衣人扶下,白马君归来。
朝野无闲地,英魂在蒿莱。

首二句点名题赠之对象,“李侯”指代李邕。《旧唐书·李邕传》称他“少敏悟绝伦,为文章辞藻华赡”,而“侍讲禁中,恩渥特异”。后被贬为北海(今山东潍坊)司户参军,不久便死去了。“有佳色”三字是说李邕相貌俊美。次四句写李邕奉诏返京,途中遇火灾,焚烧其母的遗诏。“紫衣人扶下”,“白马君归来”两句用典,《新唐书》说他“初以文章知名,帝甚器重之,然性褊急,好大喜功。”《旧唐书》说他“性严急,每犯颜谏争,帝不能堪。”据《旧唐书·五行志》,元载、王缙因事得罪遭贬,“帝欲令二人赴镇,皆不欲行,乃令御史按问其事,时又多冤滥。载、缙等既得罪,帝意未快,乃令李邕赍敕往慰勉之,及至,载、缙已伏法矣。邕见载、缙死,不胜悲叹,乃引笔书敕于纸尾。敕成,忽失火,邕遂烧此敕而去。帝怒,追还玺书,将戮邕。邕惧而自尽。故本诗末两句谓:“朝野无闲地,英魂在蒿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