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少傅刘先生祭扫归钧阳

夕霖清上郊,朝日丽层汉。
倾都车马出,载路行人看。
元宰辞掖庭,翱翔下东观。
东观逶迤复道长,凉风飘转赐衣香。
天曹旧识尚书履,秘阁新加学士章。
秘阁天曹俱要路,一代人才真有数。
御史中丞次第迁,总戎司马从容步。
谔谔危言震百僚,岩岩师表重三朝。
启心不负天王托,破胆犹闻北敌谣。
昼锦归来故乡县,宋台梁馆经行遍。
帑锡从教父老分,上珍独向丘园荐。
三秋霜露石麟寒,四世封章帝泽宽。
休对青山赋招隐,早看黄诏促回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少傅刘先生祭扫归钧阳》是明代诗人边贡所作。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社会意义,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诗中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刘先生的深厚情谊,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以及文人的生活状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品原文
    夕霖清上郊,朝日丽层汉。
    倾都车马出,载路行人看。
  2. 创作背景
  • 时代:该诗作于明朝时期,这是一个文风鼎盛、政治相对清明的年代。
  • 人物:诗中提到的少傅刘先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官员,他的行为举止和才华横溢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 事件:诗中的“祭扫”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祭祀活动,而“归钧阳”可能是刘先生返回故乡的一个地点。
  1. 鉴赏分析
  • 意境营造:《送少傅刘先生祭扫归钧阳》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巧妙地融入了人文关怀的元素,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诗中使用了“夕霖清上郊”和“朝日丽层汉”,通过对比阴雨与晴朗的天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刘先生祭扫归乡的描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人对刘先生仕途得意的描写,也体现了对他个人才能和地位的认可。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歌更加感人肺腑。
  1. 文学价值
  • 语言风格:《送少傅刘先生祭扫归钧阳》的语言简洁明快,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画面感。例如,“夕霖清上郊,朝日丽层汉”两句,既描绘了自然景观,又展现了诗人的情感。
  • 主题思想: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生活的描述,更是对那个时代文人生活和社会状况的反映。通过对刘先生的描写,诗人展示了自己对友人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关注。
  1. 社会影响
  • 文化传承:《送少傅刘先生祭扫归钧阳》作为明代的一首著名诗歌,不仅在文学领域内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被后人广泛传唱,成为学习古文的经典之作。
  • 历史见证:这首诗的出现,为后人提供了了解明朝文人生活和思想的重要窗口。通过诗歌,我们可以窥见那个时代的文化风尚和社会风貌,对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送少傅刘先生祭扫归钧阳》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古典诗歌,也是了解明代社会风情和文人生活的重要文献。它的出现,对于传承中华文化、增进人们对古典文学的认识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