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汤子五章·其一》是明代著名诗人边贡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
关途郁迢远,卉草青已发。
骢马何駉駉,向风呜不歇。
广隰流春霏,层岑翳圆月。
迟回去不忍,引领望京阙。
- 翻译:关途遥远而幽深,草木已经长出嫩绿。
骢马在微风中嘶鸣不停,奔腾不息。
广袤的原野上春雨纷纷落下,层层山峦之上月光皎洁明亮。
我迟迟不愿离去,依依不舍地遥望着京城的方向。
- 作者介绍
- 生平简介:边贡(1476—1532),字廷实,明代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边贡以其卓越的诗歌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明代文坛占有一席之地。他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为“弘治四杰”,后来又与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之一。他的诗歌作品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对后世影响甚大。
- 作品特色:边贡的诗歌多以自然景观为题材,善于捕捉景物的神韵和变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自然的感悟。其诗作语言优美,音韵和谐,既有豪放激昂的气势,又有细腻柔美的韵味,深受读者喜爱。尤其是他的一些咏史怀古诗,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沧桑巧妙融合,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
- 诗歌鉴赏
- 意象运用:《别汤子五章·其一》中,边贡巧妙地运用了多种意象来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如“关途郁迢远”中的“关途”象征着人生的旅程,而“郁迢远”则描绘了旅途的漫长与艰难。“卉草青已发”中的“卉草”指的是路边的小草,而“青已发”则暗示了春天即将到来的景象,同时象征着生命的勃发和成长。“骢马何駉駉,向风呜不歇”中的“骢马”象征着忠诚和坚韧,而“向风呜不歇”则表现出马儿奔腾不息的精神风貌。
- 艺术手法:边贡在这首诗中使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例如,“广隰流春霏”中的“流春霏”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了春天以动态的美;“层岑翳圆月”中的“层岑翳圆月”则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山峰比作月亮,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些艺术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情感表达:边贡在《别汤子五章·其一》中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迟回去不忍,引领望京阙”中的“不忍”和“引领望京阙”传达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既包含了对故土的眷恋,也体现了对远赴他乡的无奈和不舍。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诗歌独特的情感色彩。
《别汤子五章·其一》不仅是边贡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沉的情感内涵,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诗歌造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和价值,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人生、自然和社会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