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岩

黄帝昔好道,相传驻此山。
至今炼药处,犹见五云还。
丹井霞空聚,清池水自潺。
凤笙归寂寞,龙驾绝追攀。
旷劫留仙迹,何年启佛关。
看花周法界,钟鼓隔人寰。
瀑响千岩应,潭虚万象闲。
排空云木古,夹道翠泉环。
涧鹿冲人返,山花照酒殷。
寺荒翻雅淡,僧老更萧闲。
问法空群妄,探奇始一斑。
未能兼吏隐,回首愧尘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仙岩》是明代诗人钟珹所作,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感慨,展现了作者超脱尘世、向往仙境的心境。接下来将简要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

  • 作者简介:钟珹,字元则,号竹虚子,明代著名诗人,其作品多描绘山川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尤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于世。
  • 诗歌原文:《游仙岩》全文如下:“相逢只说好溪山,此际方偷半日闲。都道方壶浮海上,谁知兜率堕人间。瀑流直泻蛟龙窟,烟霭深藏虎豹关。笑倚芳樽吟兴远,白云飞与鹤俱还。”
  • 诗歌鉴赏:这首诗通过对游仙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的“瀑流”、“烟霭”等词汇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了游仙岩的自然风光,而“笑倚芳樽”则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游仙岩》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深刻体会到钟珹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态度,同时也能领略到中国古代文人对山水之美的独特感悟。钟珹的这首《游仙岩》,不仅因其优美的文字而被后人传颂,更因其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文献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