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昔好道,相传驻此山。
至今炼药处,犹见五云还。
丹井霞空聚,清池水自潺。
凤笙归寂寞,龙驾绝追攀。
旷劫留仙迹,何年启佛关。
看花周法界,钟鼓隔人寰。
瀑响千岩应,潭虚万象闲。
排空云木古,夹道翠泉环。
涧鹿冲人返,山花照酒殷。
寺荒翻雅淡,僧老更萧闲。
问法空群妄,探奇始一斑。
未能兼吏隐,回首愧尘颜。
【译文】
黄帝曾好道,相传在此山中修炼。至今炼药处,仍可见五彩云回。丹井霞光空聚,清池水声潺潺。凤笙归隐寂寞,龙驾绝迹追攀。旷劫留仙遗迹,何年开启佛关?看花周遍法界,钟鼓隔人寰。瀑布声响千岩应,潭中万象闲。排云木古,夹道翠泉环。涧鹿冲人返,山花照酒殷。寺废更显雅淡,僧老更萧闲。问法空群妄念,探奇始见一斑。未能兼官隐,回首愧尘颜。
【赏析】
《游仙岩》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通过描绘游仙岩的景色和仙人的活动来表现诗人的游兴和对仙人的向往之情。全诗意境开阔,笔力雄健,写景抒情相得益彰,读来令人神远思遐。
首联“黄帝昔好道,相传驻此山”,交代了游仙岩的历史背景。黄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之一,他崇尚道教,喜好长生不老之术。传说他曾在这片山上居住过,因此后人称这片山为“游仙岩”。这里的“驻”、“传”二字,既点出了黄帝曾经居住过,又暗示了他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颔联“至今炼药处,犹见五云还”,进一步描绘了游仙岩的神秘色彩。炼药是道教中的一种重要活动,古人认为炼制仙丹能够使人长生不老。这里所说的“炼药处”,可能就是指黄帝曾经居住过的山洞。而“今犹见五云还”,“五云”指的是五彩祥云,这是道家信仰中吉祥如意的象征。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游仙岩的自然环境,也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之情。
颈联“丹井霞空聚,清池水自潺”,继续描绘了游仙岩的自然景观。丹井是指古代道士炼丹用的井,这里用来象征仙人居住的地方;清池则是指清澈见底的水池,这里用来象征纯净无暇的世界。这两句诗通过对丹井、清池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游仙岩的美丽景色。
尾联“龙驾绝追攀,凤笙归寂寞”,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龙车是一种传说中的交通工具,这里用来比喻仙人乘坐的车辆;凤笙则是古代乐器之一,这里用来比喻仙人演奏的乐器。这两句诗通过对龙车、凤笙等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之情。
整首诗以游仙岩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仙人的活动,展现了诗人的游兴和对仙境的向往之情。同时,诗人还运用了一些典故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更加富有内涵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