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至居庸二首 其二

山云冉冉石垂垂,公暇焚香晚对宜。
窥牖乱峰青似戟,穴城孤涧白于丝。
人家高下缘蹊见,风气寒暄入塞知。
凭语抱关休偃仰,云中日夜羽书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再至居庸二首 其二》是明代边贡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不仅展示了边贡的诗歌创作才华,也反映了他深刻的情感世界和对祖国山河的深切关怀。以下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边贡(1496年-1566年),字仁仲,号铁亭,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学者。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著述甚丰,尤以诗名最为人称道。
  • 诗歌成就:边贡的诗作多以描写自然景观为主,擅长运用简洁清新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情感。《再至居庸二首 其二》便是其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他在律诗方面的高超技艺。
  1. 诗歌原文
  • 原文:《再至居庸二首 其二》
  • 译文:山峦云雾缭绕,石径垂挂低垂,闲暇时焚香晚对宜人。窥探窗洞乱峰青如戟,穴城孤涧白如丝。人家高低随路见,风霜寒暄入塞知。凭语抱关休偃仰,云中日夜羽书驰。
  1. 诗意解读
  • 自然风光:诗中描绘了一幅山间云雾缠绕、石径蜿蜒的自然景象,通过“冉冉”与“垂垂”等词汇传达出山石与云雾的动态美。
  • 生活情趣: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一种宁静的生活态度,通过傍晚时分焚香静坐的画面,传递出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情趣。
  • 人文关怀:通过对居庸关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边关将士的关心与敬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1. 艺术特色
  • 律诗形式:这首诗采用了传统的律诗形式,遵循固定的格律进行创作,展现了边贡对诗歌结构的熟练掌握。
  • 语言简练:边贡在这首诗中使用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过具体的形象和细节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中所要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 情感深沉:诗歌中的每一句都蕴含着诗人对家乡和国家的深情厚意,情感深沉而真挚。
  1. 历史背景
  • 时代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朝时期,当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都有了一定的发展,这为边贡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 地理特征:居庸关是长城的重要关口之一,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边贡通过对居庸关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的边防形势和边疆文化。
  • 文化意义:这首诗不仅是边贡个人创作的结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探索和思考,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

《再至居庸二首 其二》不仅作为边贡诗歌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了解明代诗歌风貌的一个重要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边贡的诗风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