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檐小咏二首 其二

率尔茅檐住,悠然岁五除。
午阶消战蚁,晴盎数游鱼。
人在静中妙,交于契处疏。
已知无一事,头白只佣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您提供的文本是《茅檐小咏二首·其二》,这是一首明末诗人魏大中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魏大中是明朝末年的一位诗人,他的诗作多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善于捕捉大自然的细节,通过细腻的描绘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境界。
  1. 诗歌原文
    借得茅屋住,荒芜不扫除。
    星寒知怯鼠,春涨欲通鱼。
    一径野篱密,半墙秋草疏。
    雨馀添藓晕,曲曲作虫书。

  2. 诗歌赏析

  • 意境与情感:魏大中的这首诗以其简洁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构建了一种隐逸的生活画面。诗中的“借得茅檐住”暗示了诗人选择隐逸生活的决心,而“荒芜不扫除”则展现了他对于这种生活方式的接受和享受。
  • 自然描写:诗中的“星寒知怯鼠”、“春涨欲通鱼”等描写生动地传达了春天的气息和自然界的变化,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界细微之处的关注和欣赏。
  • 艺术手法: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如“荒苔”、“秋草”等,成功地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和谐的氛围,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茅檐小咏二首·其二》不仅是魏大中个人隐逸哲学的体现,也是其诗歌艺术成就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魏大中的诗歌风格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把握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