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亭对绮筵,把酒听鸣弦。
路转桥妨马,江浮水接天。
渔村晴晒网,畬火暖烧田。
只为苍生出,无心问酒泉。
送吴使君服阕之京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吴使君服阕之京 其二》并非出自明朝魏时敏之手,而是唐代张祜的作品。这首诗收录在《全唐诗》中,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南水乡风光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乡村生活的热爱。
《送吴使君服阕之京 其二》的原文如下:
离亭对绮筵,把酒听鸣弦。
路转桥妨马,江浮水接天。
渔村晴晒网,畬火暖烧田。
只为苍生出,无心问酒泉。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的江南水乡。诗中的“绮筵”指的是华丽的宴席,诗人在这里与友人把酒言欢,欣赏着悦耳的琴声。然而,随着诗人的视线延伸至远方,一座座桥梁阻挡了马匹的自由行走,江水似乎要与天空相接。这里的“路转桥妨马,江浮水接天”,不仅描绘了景色的壮丽,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画面转换到渔村的场景,晴朗的天气使得渔民们在阳光下晒网,而在不远处的山丘上,村民们正在用畬火来烧制田地里的庄稼。这里的“渔村晴晒网,畬火暖烧田”,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理想。
诗中的“只为苍生出,无心问酒泉”,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他可能并不关心世俗的名利,只愿意静静地享受这来自大自然的美好。
《送吴使君服阕之京 其二》虽然不是明代魏时敏所作,但它仍然是一首充满诗意、情感丰富的古诗。它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