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树送青六景为郑侍御题

石罅无樵采,春深剥绿苔。
孤云将暝去,群树送青来。
晴霭琴书润,阴森鸟雀回。
醉吟看不厌,何处有蓬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百树送青六景为郑侍御题》是明代诗人魏时敏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自然美景为载体,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下面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魏时敏,号雪窗,江苏无锡人,明代诗人。他的作品以其清新脱俗、意境高远而著称。
  • 作为一位有影响的文人,魏时敏的诗作多反映了其时代背景和个人情感,展现了他对自然美与人文情怀的深刻理解。
  1. 诗歌原文
    石罅无樵采,春深剥绿苔。
    孤云将暝去,群树送青来。
    晴霭琴书润,阴森鸟雀回。
    醉吟看不厌,何处有蓬莱。
  2. 诗歌赏析
  • “石罅无樵采,春深剥绿苔”通过对比石缝中无人打扰的自然状态和春日深处被剥落的青苔,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孤云将暝去,群树送青来”运用了动态描写,表现了傍晚时分天空中孤云渐渐西沉的景象,以及树木在黄昏中送来一片片新绿的景象。
  • “晴霭琴书润,阴森鸟雀回”描绘了晴朗天气下,书籍因阳光照射显得更加清新,鸟儿归巢的宁静画面。
  • “醉吟看不厌,何处有蓬莱”则表达了诗人沉醉于自然之美,无法自拔的感受,同时也暗指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
  1. 艺术特色
  • 魏时敏擅长用细腻的语言捕捉自然界细微的变化,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
  • 他在诗中巧妙地融合了写景与抒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态度。
  1. 创作背景
  • 关于《百树送青六景为郑侍御题》的创作时间,学界有不同的说法,但普遍认为它是魏时敏晚年的作品。
  • 该诗可能受到其个人经历或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抒发诗人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百树送青六景为郑侍御题》不仅仅是一首诗,而是一幅流动的画卷,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魏时敏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美好的追求。这不仅体现了魏时敏的文学才华,也给后人提供了欣赏和学习古代诗词艺术的机会。如果对此类作品感兴趣,可以通过阅读原著、赏析注释及研究相关的文学作品来进一步理解和欣赏其中的美学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