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逢故人入蜀

巴陵千里外,处处足离愁。
栈道猿声晚,关山槲叶秋。
卜鸡临水镇,沽酒向溪楼。
我亦驱驰客,怜君更远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途中逢故人入蜀》是唐代诗人韩翃的作品,属于五言律诗的体裁。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蜀旅途中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友谊的美好祝愿。

韩翃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年)考中进士,后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随侯希逸回朝后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一诗被唐德宗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其诗风格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甚广。

《途中逢故人入蜀》全诗如下:

一骑西南远,
翩翩入剑门。
客衣筒布润,
山舍荔枝繁。
古庙祠金马,
春江带白鼋。
自应成旅逸,
爱客有王孙。

此诗通过“一骑西南远”、“翩翩入剑门”,描绘了友人归蜀的旅途景象;“客衣筒布润,山舍荔枝繁”一句,既表现了旅途中的朴素生活,又透露出山中的自然之美;“自应成旅逸,爱客有王孙”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旅途愉快、受到热情款待的美好祝愿。整首诗简洁明快,充满了对友人归途的赞美和祝福。

韩翃的《途中逢故人入蜀》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作品,也是对唐代文人雅集和友情的生动记录。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的文化背景和诗人的创作特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