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宦桑泉邑,王官几度游。
穿花斜径入,归岫野云浮。
松上女萝媚,涧边兰草幽。
仙升古洞在,鹤去旧巢留。
飞阁凌碧汉,闲亭倚翠丘。
双人石对立,五老峰为俦。
览照豪吟发,莹心俗念休。
流觞思往事,采菊忆前修。
三诏人不起,一鸣稿尚收。
夕阳没树杪,小月上山头。
竹影摇窗动,泉声拍枕流。
鸣鸿惊梦醒,身拟在瀛州。
游王官谷就宿石泉洞
介绍
《游王官谷就宿石泉洞》是明朝丁守中创作的一首古诗,全文如下:
薄宦桑泉邑,王官几度游。
穿花斜径入,归岫野云浮。
松上女萝媚,涧边兰草幽。
此诗不仅展现了丁守中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古代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情感表达。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丁守中的艺术成就以及古代诗歌的魅力。
从文学风格来看,《游王官谷就宿石泉洞》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作者用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描绘了王官谷的自然景观和内心感受。其中“穿花斜径入”和“归岫野云浮”等诗句,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王官谷的自然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这种风格使得整首诗不仅在内容上丰富多彩,而且在形式上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性。
从主题思想上看,《游王官谷就宿石泉洞》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隐喻了自己对于生活、理想和现实的深刻反思。例如,“松上女萝媚”,既形容了松树上女萝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纯洁美好的追求;而“涧边兰草幽”,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的向往。这些主题思想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价值观,也为后世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思考角度。
从语言运用上看,《游王官谷就宿石泉洞》的语言优美、含蓄。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例如,“穿花斜径入”,将行走在花丛中的小路比喻为一条通往未知世界的路径,给人以探索和发现的期待;“归岫野云浮”则将天空中的云朵比喻为飘浮的山峰,既描绘了景色的变幻多端,又传达了诗人内心的自由与超脱。
从文化背景上看,《游王官谷就宿石泉洞》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也值得深入探讨。王官谷位于临晋县南七十里处,是中条山中的一个美丽之地。这里的山川风光独特,文化底蕴丰富。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游览,自然会有更深的感受和更多的灵感。因此,这首诗不仅是对王官谷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传承与弘扬。
《游王官谷就宿石泉洞》是一首集美学价值、哲学深度和人文关怀于一体的优秀作品。它不仅展示了丁守中作为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古代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情感表达。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诗歌的魅力,也能够从中汲取到关于自然、生活和理想的智慧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