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中同可大再游摩诃庵因赠静堂禅师

寺忆同游地,联镳许再过。
人行松院少,云闭竹房多。
岁月容高枕,乾坤足放歌。
逃禅吾不厌,病骨本维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告中同可大再游摩诃庵因赠静堂禅师》是一首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次与好友中同可大一同游访摩诃庵,并在那里与静堂禅师相会时的情景,表达了对佛教禅理的理解和体验。

以下是这首诗的全文:

摩诃庵下重来日,
山色溪光入坐隅。
一洗尘襟如濯水,
何人能识此中无。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次与好友中同可大一同游访摩诃庵,并在那里与静堂禅师相会时的情景,表达了对佛教禅理的理解和体验。诗人以“摩诃庵下重来日”开篇,暗示了诗人与朋友再次来到此地的心情和感受;接着“山色溪光入坐隅”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坐在庵中,被周围自然景色所包围的景象。诗人通过这些描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和对大自然的欣赏。

“一洗尘襟如濯水”一句,诗人用比喻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心境的变化。他将自己比作一个洗净尘埃的人,如同被清水洗涤过一样,心灵得到了净化和提升。而最后一句“何人能识此中无”,则是诗人对禅宗的一种独特见解。他认为,真正的修行者应该超脱世俗的纷扰,不被外界事物所干扰。

《告中同可大再游摩诃庵因赠静堂禅师》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作,通过对景物的描述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禅理的理解和体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