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折杨柳歌 其三

问君何时归,明月凝前除,微霜下沾衣。
折杨柳,捣衣寄远人,夜凉不觉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四时折杨柳歌 其三》是明代著名文学家于慎行创作的一首诗。诗的内容主要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期盼,以及对孤独寂寞生活的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问君何时归,明月凝前除,微霜下沾衣。
    折杨柳,捣衣寄远人,夜凉不觉久。

  2. 诗歌鉴赏

  • 情感深沉:这首诗中流露出了浓厚的乡愁与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对远方亲人的关切与不舍。这种情感的表达,既体现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普遍的家庭情感状态。
  • 意境高远:诗中不仅描绘了具体的日常生活场景,还通过“夜凉”这一意象,加深了整首诗的意境。这种对环境细节的精准把握,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
  1. 创作背景
  • 《四时折杨柳歌 其三》作于明万历年间。当时的政治背景复杂,朝政斗争激烈,于慎行作为一位官员,其创作可能受到了这些外部因素的影响。诗中流露出的是对政治风波的间接批评,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注。
  1. 艺术特色
  • 在艺术表现上,于慎行的诗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他善于运用象征、比喻等手法,使诗歌富有深刻的意蕴。例如,诗中的“明月”、“微霜”等自然元素,不仅增添了诗句的美感,也深化了诗歌的主题——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孤独生活的感悟。

《四时折杨柳歌 其三》不仅是一首表达深情厚谊的诗歌,也是于慎行艺术才华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能更深入地了解明朝的文化氛围,还能领略到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