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泊惠山夜坐思琴

昔年与之子,把酒对瑶琴。
明月蒹葭浦,秋江枫树林。
捣衣中夜缓,落叶万山深。
怅矣谁能理,烟波不可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舟泊惠山夜坐思琴》是明代尹嘉宾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夜晚泊船于惠山时,对琴声和秋景的深刻感悟。下面是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尹嘉宾,字仲易,号睦丛,清江苏仪征人,乾隆三十六年举人。官广西镇安府知府,工诗词,兼善书法。
  1. 诗歌原文
    昔年与之子,把酒对瑶琴。明月蒹葭浦,秋江枫树林。捣衣中夜缓,落叶万山深。怅矣谁能理,烟波不可寻。

  2. 诗意解析

  • 昔日与子:“昔年与之子”意味着诗人与友人曾经一起共度时光,这里的“之子”指的是与自己有深厚友谊的人。
  • 把酒对瑶琴:把酒对琴,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独自品酒赏琴的情景,琴音悠扬,与好友共同欣赏音乐的欢乐场景被勾勒出来。
  • 明月蒹葭浦:明月照映着蒹葭生长的地方,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幽美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 秋江枫树林:秋天的江水波光粼粼,枫树成林,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秋日画卷,展现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热爱。
  • 捣衣中夜缓:捣衣的声音在夜晚显得特别宁静,诗人用“中夜缓”来形容这种声音给人带来的宁静感受。
  • 落叶万山深:落叶满山,深沉的山色衬托出秋天的萧瑟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对岁月变迁的感慨。
  • 怅矣谁能理:诗人感叹无人能理解他此刻的内心世界,表达了深深的孤独感和无奈。
  • 烟波不可寻:烟波浩渺,难以寻找的意象,反映了诗人对远方的无限遐思。

通过了解《舟泊惠山夜坐思琴》的创作背景、作者简介以及诗歌原文和意境,可以更深入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才华。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反映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