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醉翁亭不果寄滁州故人

当时踪迹两峰间,疋马重来不及攀。
曾有题名留坏壁,羞将尘面见青山。
未应啼鸟知人乐,空望清泉裹茗还。
寄谢故人休见诮,百年双足会须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醉翁亭不果寄滁州故人》是明代文徵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也体现了他的旷达情怀及与民同乐的精神。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文徵明(1470-1598年)是一位杰出的明代诗人和书法家,被誉为“吴中四子”之一。他以诗文著称,其书法造诣亦深,在文学和艺术领域皆有卓越成就。

  2. 诗歌原文
    当时踪迹两峰间,疋马重来不及攀。
    曾有题名留坏壁,羞将尘面见青山。
    未应啼鸟知人乐,空望清泉裹茗还。
    寄谢故人休见诮,百年双足会须闲。

  3. 诗歌赏析

  • 首联“当时踪迹两峰间,疋马重来不及攀。”描绘了作者与朋友们在山中徜徉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颔联“曾有题名留坏壁,羞将尘面见青山。”则反映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不愿意在功名的道路上迷失自我。
  • 颈联“未应啼鸟知人乐,空望清泉裹茗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感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态度——追求内心的宁静。
  • 尾联“寄谢故人休见诮,百年双足会须闲。”则是作者对朋友的一种劝勉,希望他们能够理解自己的选择,享受人生。

《游醉翁亭不果寄滁州故人》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的表现。它展示了作者面对困境时的从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体现。无论是对于文学爱好者还是普通读者,都能从这首诗中获得启发和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