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六月可逃禅,相与清斋佛座前。
风细石坛松落子,雨深沙窦竹垂鞭。
别来光景浑依旧,壁上题名不记年。
底用忘归归自好,晚霞新月载溪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山中六月可逃禅,相与清斋佛座前。
风细石坛松落子,雨深沙窦竹垂鞭。
别来光景浑依旧,壁上题名不记年。
底用忘归归自好,晚霞新月载溪船。
夏日同次明履仁治平寺纳凉其二”是一首描写古代文人雅士夏日避暑、吟诗作画的诗歌。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治平寺共度夏日的美好时光。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以下是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开头两句:诗的开头两句描述了诗人和友人在夏日的治平寺纳凉的情景。他们穿着轻便的衣裳,坐在凉爽的树荫下,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中段三句:接下来的三句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在治平寺中吟咏诗文的情景。他们相互交流心得,共同创作出优美的诗句,展现了他们的才情和默契。
结尾一句: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段友谊的珍惜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他希望能够与朋友们永远保持这份深厚的情谊,共同度过更多的美好时光。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美景和友情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